说到产品的发行,小编只能说想起上海通耀在这方面做的足以令人眼前一亮。下面我们来看些数据总结,希望对大家有个启示。截至2014年底,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,较2013年的870.85亿元,增长率超过15%,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。bilibili执行董事陈睿曾统计道出B站用户结构多为中学生组成这一事实。当所有人都标榜自己的产品是动漫产品或者二次元产品的时候,却鲜有发行商对自己的实际行为作出调整。
第一招:打通线上线下,制造动漫人群感兴趣话题。
做动漫人群的营销,除了利用IP中经典桥段和人物引起用户共鸣外,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打通不同文化人群间的代沟,如何做好低龄化营销。不矫情的卖弄动漫情怀,对症下药的针对用户的喜好进行推广,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比如,《机器人少女Z》结合《花千骨》、《柯南》的投放方式,视觉元素以“coser+弹幕”的形式,在正版动画片前植入15S弹幕广告。又比如,《机器人少女Z》不断的参加漫展,不断的与用户互动,然后再把素材拿到线上宣传。这些方式,都让人印象深刻,又让人亲近易接受。
第二招:推崇动漫文化进入主流社会,争取动漫人群更多好感。
年初的《十万个冷笑话》大电影等,开拓了新的思路。下半年伊始,一部《大圣归来》让中国动画人看到了更多可能:更高的口碑,更大的票房,更好的粉丝互动。可就是面对这个大概已达到2.6亿人的规模的市场,却没有人出来为动漫人群或者游戏人群来正名?
所以在发行的过程中,通耀并没有将目标集中在媒体上曝光游戏品牌,而是在不断争取给《机器人少女Z》的粉丝曝光机会,为动漫人群能够挺胸抬头的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不断努力着。也正是这一点,博得了众多动漫粉丝的支持。不管产品如何,至少这份对动漫人群的关注之心,就足以令人感动。
第三招:串联动漫产业链,挖掘更大商业价值。
早在光线传媒彩条屋影业成立发布会上,通耀董事总经理秦智勇宣布:通耀将会在整合自身泛娱乐资源的同时,与光线深度挖掘影游互动业务潜力,并强化双方在各自领域影响力。果不其然,在之后的《机器人少女Z》发行过程中,通耀成功的找到了移动游戏与电影、线下衍生品联动的方式——为产业链上游提供更多的资源。比如说,从粉丝中挑选优秀的coser,输送到电影拍摄,衍生品形象打造中。也正是这种方式,使《机器人少女Z》非顶级IP改编的产品,一时间成为了动漫人群耳熟能详的名字。
第四招:利用海外媒体力量,提升提升人群认同感。
提到动漫,就想起日本,想起日本,就会想起集中了各种日本ACG文化的网络聚集地。国内很多厂商虽然喊着日本正版授权,CP100%全权授权,但是实际上,并没有得到日本同仁的认可。与往常做法不同的是,通耀借助于《机器人少女Z》的宣传,将中国的动漫文化推动到了日本,真正成为了两国动漫文化的桥梁。虽然构建这个桥梁本身没有什么好处,但是从附加价值来说,却让中国的动漫粉丝知道了《机器人少女Z》这款手游。
第五招:注意人群叠加性。网文受众异军突起。
在前期营销调研过程中,通耀市场团队注意到网文人群和动漫人群开始不断靠近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合程度。正如艾瑞PC端监测产品iUserTracker的数据显示一样。针对这种情况,通耀市场团队在素材方面,为《机器人少女Z》准备了大量的同人文、网文内容,并且结合自身专注于动漫市场的优势,将这些内容不断推送给用户。使得《机器人少女Z》虽然自身算不上顶级IP,但是在游戏上市之初,就收到了广泛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。
图:2015年7月同时访问网络文学网站和动漫网站的用户比例为18.1%,同时从2013年到2015年网络文学平台和动漫平台的用户重合度不断上升。
结合以上几点,我们已经清晰的看到了通耀发行《机器人少女Z》的脉络,但并不能说这是唯一一条适合动漫IP改编游戏的道路。也希望更多的人在动漫IP改编手游淘金的闲暇之余,冷静的坐下来想一想,如何为手中的游戏找好出路。